成都六方对话 共商诚信计量长效机制
发布时间:2025-01-02 09:00:00

      小秤杆关系民生,菜市场菜篮子短斤少两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菜市场经营户能否诚信计量关系到社会和谐,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明诚信程度。昨日下午,一场特殊的对话在市质监局举行,来自我市的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质监局行风监督员以及街道办事处代表、市场主办方代表、农贸市场经营户代表、消费者代表等约50人,与市质监局局长李萍展开了一场特殊的对话。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最根本的是建立长效机制 

      唐义蓉(市人大代表):菜市场短斤少两反映了市场主办方管理不到位,专项整治不能搞一阵风,建议每3个月请一批10名义务监督员,对菜市场的短斤少两随时明察暗访,与执法人员一道对以短斤少两形式赚黑心钱的不良商家进行监督和打击。市场内的公平秤不要设在角落里,当然公平秤一定要随时检定,确保准确。消费者也要加大自我保护意识,遭遇短斤少两一定要勇于维权。

  罗文建(市人大代表):对这次专项行动非常赞赏,反映了老百姓的民生民意,最根本的是要建立长效机制,让不良商家不敢短斤少两,要防止整治后的反弹。需要多方合力,共建诚信成都的放心消费市场。

      柳长翥(市政协委员):这次专项行动社会反响很好。农贸市场的交易秤涉及到社会诚信,建议在常规检查的同时加强随时流动性抽查。聘请部分诚信计量监督员。

   吴维忠(市政协委员):短斤少两不是个小问题,我们的市场经济应该是诚信经济,要引导每一个成都商家做“一个诚信的成都人”。建议设立“便衣监督员”。

      李阳畦(市政协委员):整治菜市场短斤少两专项行动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如果商家再短斤少两,对广大消费者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市质监局开展的这项整治非常好,一定要坚持做好。

    市场方:设立计量巡查员专逮“黑心秤”

  来自温江的市场管理方代表代宏表示,将积极配合质监部门建立对农贸市场诚信计量进行监管的长效机制,对入市秤进行把关,多设立公平秤,让老百姓一起来监督。将在市场内设立计量巡查员,专门逮短斤少两。

  黄忠市场管理方王发秀:市场管理方应对消费者负责,对短斤少两的商家第一次点名批评,第二次没收秤并罚款,第三次发现就清理出市场。目前,短斤少两的纠纷明显减少。

  街道办:创建放心市场让消费者满意

  黄忠街道办张德均:把整治短斤少两这个事情做好了,能够获得每个消费者的拥护。街道办肩负了监管市场的职责,已经在市场里设立了专人进行监督,将结合创建文明城市这个机会,把辖区内的市场创建成放心市场。

  消费者:整治需要对不良商家进行处罚

  消费者代表刘志英:要解决短斤少两问题,整治好农贸市场最为关键,因为菜市场里秤使用得最为广泛。同时,在整治中需要对不良商家和管理不力的市场方进行处罚,才能真正起到震慑作用。

  经营户:摸着良心做事就不会短斤少两

  胡刚(紫荆小区农贸市场商家):作为一个农贸市场内的商家,摸着良心做事,就不可能短斤少两。给市场主办方配备标准砝码监督经营户的短斤少两,这个办法应该最有效。

      质监局长:三次短斤少两 禁入菜市场

  座谈会上,市质监局局长李萍表示,我们整治的最终目的是:杜绝短斤少两,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全市质监系统将给每一个市场主办方配备标准砝码,通过免费培训的方式把检定秤的方法教给市场管理方人员,让市场方学会校秤验秤,一齐来共同管理好经营户。同时,每个质监人员都要学会并具备校秤验秤的能力,并配备标准砝码,充当便衣,到市场买菜时在亮证后可以对经营户的秤进行检定。让那些不良商家认识到,只要短斤少两就极有可能被查到。

      据透露,市质监局正在建立一个完整的监管体系,农贸市场的经营户短斤少两只要达到3次,就将被记入不诚信“黑名单”,禁止进入全市任何一个农贸市场经营。市场主办方作为市场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如果长期不能管理好市场内的短斤少两问题,也将受到严厉处罚。还将在各个区(市)县创建诚信计量市场,让每一个消费者体验到成都是一个诚信的城市,一个可以放心消费的城市。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