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质监局执法显示 国庆节前餐饮检查合格率高 (2005-10-10)
发布时间:2025-01-02 09:00:00
在国庆这一餐饮业“黄金周”来临之际,为切实维护广大市民的合法权益,广州市质监局于日前开展了一次节前对餐饮企业的计量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检查餐饮业使用于贸易结算的计量器具是否按规定定期强检,是否存在短斤缺两或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等违法行为。   本次行动,质监局执法人员兵分六路于中午饭市时间突击检查了越秀、东山、海珠、荔湾、天河、芳村区的15家餐饮业。综合检查情况,15家餐饮业使用于贸易结算的20台计量器具,符合规定的有14台,计量准确但未按规定定期强检的有4台,失准的2台,负偏差为16%(即500g的重量称出600g)。从计量器具的检查情况看,餐饮业经营者对计量器具的管理意识逐步增强,计量器具的合格率也大幅提高。也发现了另外一种“短斤缺两”行为值得注意。   在越秀公园北门雍雅山房酒家,执法人员在酒家的厨房内看到放着5筐大鱼头和1筐小鱼头,其中1筐的每个鱼头上都用一张小白纸写着一个数字,但没有计量单位(从现场情况判断,这个数字是代表每个鱼头的重量),标称的数字从2.7、4.7到4.9不等,执法人员用标准计量器具分别对这些鱼头进行了秤重,实际秤重得出的数值分别是2.1、3.7、3.8。假如这个数字是代表重量“斤”的话,巧合的是基本上每1斤相差2两多。酒家的管理人员辨称说这些数字是代表不同供应商的代码,不是代表重量。执法人员不禁提出疑问:难道每一个鱼头都有不同的代理商吗?而且更让人不可理解的是,假如这些数字真的是代码,为什么待执法人员转过身后酒家的管理人员要把这些小纸条都扔掉呢?   另外,在昌岗中路明记海鲜城,执法人员对该海鲜城零售的1份实际称出重量为0.8公斤的元贝进行复秤,发现其使用的秤是准确的,但在菜单上却写上“1.8斤”(即0.9公斤)。这种行为就是利用消费者的疏忽来欺骗消费者。   同时,检查中还发现大部分的餐饮业仍在使用“斤”等非法定计量单位。   质监局表示,对发现问题特别是存在故意欺骗消费者违法行为的经营者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并在今后实行高密度,突击性的检查,加大整治力度。同时将会加强对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检查,以切实维护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诚信不仅是建设和谐的社会的基础,也是经营者赖以生存的必备条件。质监部门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餐饮业消费时或定量包装商品一旦发现短斤缺两,可直接向12365、12315以及质监部门设定的投诉举报电话举报。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