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有超市被查出包装米分量不足
发布时间:2025-06-16 09:00:47

  继8日对农贸市场进行节前衡器检查后,1月8日,无锡质量技术监督局又组织了对大型超市计量标准和节日重点商品检查。被检查的两家超市,称量衡器均达标合格。但仍发现部分定量包装商品分量不足、个别货物标识不规范的问题。

  1月8日检查的两家大卖场,在预称重包装商品上,仍发现了“老毛病”。在一家超市的熟食部抽查部分小包装蘑菇、水产品时,发现少数品种分量误差超过国家规定值。有一包25.20元/公斤的“南美熟对虾”,标为556克,但实称只有456克。在干货柜,一些干货、腌腊食品的标价卡较为混乱,标价卡上的“产地”与合格证上的生产地址不符。一些海产品明明产于中山、东台,但都被统统写为“浙江”。检查人员还发现了一种“金华腊蹄膀”竟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标记“QS”。在另一家超市,发现正在销售的散装吊瓜子、碧根果没出具产品合格证,售货员对散装食品的标识规范也认识模糊。还发现一种小包装的“蒜香青豆”没有商标、合格证。在粮食柜对定量包装的“悦达农园”珍珠大米进行复称时,发现10公斤、5公斤包装均不足量。抽查10包10公斤包装大米中,不去皮只有两包能达到10公斤。大致10公斤装每袋平均要少30克、5公斤装每袋平均要少20克。

  质监局有关人士表示,大超市在计量上的问题与农贸市场常见的“鬼秤”有本质不同,大都出自管理方的疏漏。定量包装商品分量不足,与生产厂的计量方法落后有关。经营者对包装物分量扣除太少,就易造成预包装称重商品净含量不足。1月8日被查出的大米、青豆等明显违法商品被要求立即撤柜停售。其他标识有问题的商品,会在封存样品、做出鉴定后作出处理决定。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