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的能源计量为企业带来良好的效益,节能降耗每年可为企业净创效益达好几百万元以上。”昨日,华峰集团负责人的一席话得到了来自瑞安全市重点耗能企业代表的共鸣。
华峰集团和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氨纶产业的龙头企业,同时也是瑞安年耗煤万吨以上的耗能大户。为了能让企业实现节能降耗、节本增效,2006年,瑞安市质监局帮助该企业建立起一整套能耗计量管理体系,让企业实现了对能源计量数据的动态采集、处理、分析和控制,将节能降耗的工作目标分解到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并且在关键的环节进行节能技术改造。能量进厂时,企业必须重新进行计量和化验,全程监控整个输送过程;车间领用能源,实行计量考核,并按岗位逐级进行分级计量,每天进行能耗统计,每月公布能耗情况,每月进行库存盘点。
“过去,由于没有可靠的计量检测数据,企业的能源消耗就是一本‘糊涂账’。车间多,哪个细节出现问题,无法预料,也难以防备,更谈不到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能源计量准确了,公司不仅挽回经济损失,还走上了节能降耗增效之路。”据了解,2007年第一季度,华峰集团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了15%,按照这个比例计算整个个集团每年节约近千万元的能耗支出。
同样尝到加强能源计量管理甜头并在同行中胜出的,还有浙江联大化工有限公司。联大公司是瑞安市一家生产工业硝酸钾、氢氧化镁的化工企业,年耗煤5000吨以上。“小小仪表牵着能源计量大问题”,他们不仅配置了电能表、水表、流量计等计量器,还在各使用蒸汽的岗位设置了各种规格的蒸汽流量计10多台,对各岗位的物料产量、电耗、汽耗进行“监控”。经过努力,该公司能耗与同行相比每年节约标准煤2.6万吨,节约淡水41万吨,节约电518万度。企业通过计量管理掌握了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情况后,又加强研究排放废水的利用。他们将废水中的氯化镁与氨气反应,再经过技术攻关,产生了结晶体的氢氧化镁,这一技术走在全国前列,结晶氢氧化镁研制新增效益每年达1500万元。由此,企业实现了“降耗节流”,且“生生不息”。
改变粗放的用水、用电、用汽的方式,向科学管理要效益。今年1月1日起,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的《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正式实施。截至今年9月5日,瑞安市质监部门、能源办等单位将联合对该市11家5000吨以上的家企业开展能源计量普查、执法检查工作,通过对企业计量器具配备、周检和合格使用情况的检查,掌握市重点耗能单位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基本情况,为政府对降耗减排科学决策和加强法制计量检定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