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纳米与材料科学合作蓄势待发
发布时间:2025-01-02 09:00:00

  人们耳熟能详的纳米技术早已经与化学、物理、生物等多个学科发生奇妙的交叉和融合,为这些领域支撑起更大的发展空间。而材料科学作为另一个激动人心的领域,直接影响着建筑、汽车、卫生保健、电子产品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在能源短缺、气候变暖的今天,纳米和材料科学肩负起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和环境的重要使命,承载着人们的希望。

  中英科技双边合作计划于2005年1月签署后,两国在多个方面积极尝试开展合作,纳米和材料科学正式成为六大优先合作领域之一。两年来,双方建立了由著名材料学家、英国牛津大学教授George Smith领衔的英中材料协会,并最终确立了纳米材料、能源材料和生物材料三大优先合作领域。

  2007年12月28日,《科学时报》记者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在北京见到了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郭正晓,他此次回国的主题依然是协调中英合作事宜。

  我代表“中方”

  当眼前这位朴实憨厚的“洋”教授说出“我代表中方”时,任何人都要怀疑自己的耳朵。要知道他已经在英国生活了23年,曾在英国多所大学任职,从未在国内作长期停留。不过他紧接着的一句话让人恍然大悟:“我代表中方,中间的中。”

  郭正晓1984年就远赴英国,博士毕业后,他在1995年正式进入英国的学术系统,开始从事结构材料和能源材料的研究工作。在中国出生、在英国发展的背景令他能够拥有中国文化给予的洞察力和英国文化给予的敏感度,使他具有促进中英合作的得天独厚的条件。郭正晓说:“催化剂能够减少反应的障碍,我就是要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中英合作的障碍。”

  由于之前一直和中科院金属所、物理所和国内一些大学有合作关系,因此在得知中英纳米和材料合作启动后,郭正晓意识到自己可以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出国后人们为祖国服务的方式可以不一样,像我这样回来晚的人或许可以用一些特殊方式,对中英合作起到更积极的作用。”

  在郭正晓等人的协调下,2005年12月,首届中英先进材料论坛在重庆召开,以Smith领衔的英方顶尖纳米和材料科学家悉数到场,与中国同仁一道,制定了未来中英合作的基本框架,并将轻合金、复合材料和功能材料定为未来合作的潜在主题。

  为了让中英材料科学合作持续发展下去,郭正晓还和英国其他科学家一道,建立了中英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筹划指导委员会,筹划未来的合作线路图。

  郭正晓说,中英双方到目前为止已经在两国召开了四五次会议,合作进展很快,每次都有新的认识。尤其是第一次会议,由于很多科学家在此之前彼此并不太了解,因此有“破冰”的效果。“这些研讨、技术交流和政策交流特别侧重于合作的前景和问题,可对合作可能性有更全面的认识,比如语言、基金资助方式、到位情况等给合作带来的问题和影响。”

  此外,中间人的努力还引起了英国各种资助机构的重视,这也促使原来的短期资助变成较大的实质性合作资助。2007年8月,在伦敦召开的中英清洁能源会议吸引了双方顶尖科学家和资助机构的参与。会后,英国工程和自然科学研究委员会(EPSRC)决定出台一项600万英镑的特殊计划,专门用于资助未来能源材料和纳米结构方面的研究。其他很多研究申请提案也接踵而至。

  历史和现实的互补性

  没有互补性就没有合作,那么中英两国纳米和材料科学研究的互补性在哪里?郭正晓认为,这种互补性应该分两个层面。

  首先,英国的纳米和材料科学研究开展得较早且较快,处在世界前列,有好的经验、技术,也一直强调创新。数据表明,其科研投入产出比在全球最高。因此,同英国合作可以让中国更快地接触前沿科学和管理方式。郭正晓特别强调,英国有许多基础性很强的研究,它们与应用挂钩紧密,或者根本就是因应用需求而生。他认为,英方研究的一个很好的亮点是,从基础研究出发,设计出先进有效的设备,将设备作为成果转化为一个公司。不光科研做得好,而且能够及时产业化。他说,英国科技发展的战略也已经从强调原来的本地产业化、本地利用转变为本地开发,用灵活的机制滋生中小企业,将这些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产品,将科研成果快速推广到世界。

  相比之下,国内的特点是经济发展快,纳米和能源是重点,而且中国有很庞大的研究队伍,并且科研经费在增加。尤其是在1990至1999年的10年间,中国纳米科学研究的水平和论文数量攀升入世界前列,目前从事纳米研究的中国科学家超过3000人。“这些是最吸引英国人的地方。”郭正晓说,“为了扩大影响力,英方愿意与大国合作,尤其是在能源、环境、医学等关键科学领域。研究的财富是全人类的,不应该受到国界限制。”

  郭正晓特别提到Smith,他是此次中英合作的英方“焦点”人物。据介绍,Smith的整个科研生涯都致力于微观结构分析技术的开发和利用,目前最微观的结构分析技术??三维原子探针(3DAP)是他最突出的贡献。由于材料性能的最终影响因子是在比纳米更小的原子尺寸上,而原子尺度的结构很难直接观察,所以要利用原子探针的方法,通过电子束和结构的相互作用,间接“看”到原子尺度结构。Smith开发的位置敏感探针最终实现了三维原子探针,从探究材料的二维尺度迈向了立体结构,更好地表征了整个材料的性能,是通过分析原子来了解物质化学成分的不均匀性的一种不可替代的方法。它能够探测各种合金元素在纳米晶材料不同相态及界面上的分布,以及测量比纳米尺度更小的结构变化和缺陷,从而在钢铁性能优化中起到很大作用。这项成就让Smith获得了很多奖项和专利,材料界有名的杂志《材料学报》曾将年度大奖授予给他,而他也因此成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另一方面,郭正晓指出,纳米科学技术贯穿于整个自然科学,而每个研究团体、每个科学家的能力都是有限的,都是从技术和知识的某一层面来认识问题,因此,不同人的想法和处理方式都有他的精力所在和特点所在。“科学之所以会进步就是因为大家都能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个重要问题作出贡献,所以说纳米合作的互补性是普遍存在的。有些时候,科学的发展是添砖加瓦式的,今天和明天的互补性也不一定固定,而是动态的。”

  采访中,郭正晓关注更多的问题是如何最好地利用这些互补性,尽量通过交流,减少交叉重叠的部分,减少不必要的人才和资金浪费。他举了两个例子,在能源材料方面,英国在开发非贵金属催化剂或者生物催化剂(比如氢化酶)来增加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中国在这方面弱一些,但中国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自然资源,这方面的合作能够对整个清洁能源领域起到推动作用。此外,英国对氢和储氢结构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较早,一些研究手段比较先进,而中国在这方面发展很快,而且有潜在的应用需求,因此加强合作很有意义。

  自由的合作模式

  郭正晓说,中英纳米和材料科学合作与其他优先领域相比,关注的范围无疑是较为广泛的。仅能源材料这个新概念就包含了和能源领域密切相关的多种材料,比如减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