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一批高精尖领域的计量测试中心在上海揭牌亮相。计量作为中国科技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对于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推动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上海建设一批高精尖领域计量测试中心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低速无人系统定位测试验证系统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供图
计量测试中心的建设将积极促进上海先导产业的快速发展,并有望催生一系列具有变革性的技术和创新。例如,作为全国集成电路领域首批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之一,国家集成电路微纳检测设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上海)由同济大学和张江实验室联合筹建。该中心旨在开展晶圆级纳米标准物质研发制造,推进完成集成电路产业专用自溯源纳米长度计量技术体系建设,实现“用自己的尺量自己的产品”,加快解决芯片“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的痛点难题,支撑国产芯片质量提升,助力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此外,计量测试中心的建设对于推动上海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具有显著作用,同时有力保障产业链的自主性和可控性。目前,上海已建成8家市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形成覆盖生物医药、空间能源、氢燃料电池、智能测控装置、储氢装备等多领域的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通过组建产业联盟、发挥权威专家作用、推动资源集聚与成果共享,计量测试中心积极引导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深度合作,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和计量链深度融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推动上海的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计量测试中心的建设还有利于上海在全产业链范围内提供技术帮扶,有效释放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此次活动中,中船动力(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上海市计量协会、上海交通大学与12家海洋动力装备产业中小企业开展了计量伙伴“结对帮扶”行动。上海高斯通船舶配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何越表示,结对帮扶为企业提供了技术联合攻关、人才联合培养以及资源开放共享的平台,促进产业链、技术链和人才链的发展,为中小企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强大支持。
上海一直高度重视计量工作。2022年,上海市政府制定《关于本市贯彻国家计量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35年形成以量子计量为核心、科技水平一流、符合国际化发展方向、具有上海特色的现代先进测量体系。
未来,上海将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加强对关系根本和全局的重大计量科学问题的研究和部署,统筹培育上海市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加快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三大先导产业和重点产业关键计量测试技术攻关,提升产业能力和综合优势。合力搭建高精尖领域计量合作交流平台,有效提高区域计量测试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先导产业计量测试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长三角
长三角持续推动海铁联运增运上量
今年以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紧抓外贸出口机遇期,助力服务国家外向型经济发展,持续推动海铁联运增运上量。二季度以来,上海港发运海铁联运集装箱11.4万箱,同比增幅38.6%。截至5月14日,长三角地区海铁联运当年完成97.2万标准箱,同比增幅超两成。(来源:文汇报)
长三角区域船舶检验通检互认工作开启
5月16日,浙江全面开启长三角区域船舶检验通检互认工作。按照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统一部署,长三角区域船舶在营运期间可就近选择区域内地方船检机构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在长三角区域船检机构间可互认,打破船舶检验的地域限制,实现长三角区域内船舶检验“就近申请、就近检验、就近发证”。(来源:浙江日报)
经济
上海设立全国首个工业碳管理综合服务平台
5月13日,国内首个工业领域碳管理综合服务平台——上海市工业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建设,集企业组织碳核算、产品碳核算、碳认证、碳效评价、碳金融、ESG等功能于一体,一站式提供企业碳足迹申请、核算、报告生成、第三方核查、认证管理等服务。(来源:文汇报)
江苏今年计划打造100个数字人民币应用集聚区
5月15日,江苏省数字人民币应用集聚区建设在南通启动。今年,江苏省计划打造100个应用场景多元、使用主体广泛、示范效应明显的数字人民币应用集聚区,其数字人民币钱包开通率、受理覆盖面、交易活跃度等指标都将达到较高水平。(来源:新华日报)
安徽发布服务绿色转型税费政策清单
近日,安徽省税务局发布了《服务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税费政策清单(2024版)》,以绿色低碳发展的15项重点任务为主线,分为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四大板块,重新梳理了110条相关的税费优惠政策和政策适用时间点。(来源:安徽日报)
产业
上海光源线站工程通过国家验收
5月16日,上海光源线站工程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标志着上海光源综合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作为中国大陆首台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上海光源线站拥有34条光束线和46个实验站,覆盖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化工催化等多学科领域,是国际上第三代中能同步辐射光源装置中线站数量最多、能区覆盖范围最广、实验方法丰富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来源:文汇报)
江苏打造生物医药世界级产业链
5月10日至12日,太湖湾生命健康未来大会暨博览会在江苏无锡举行。53个生物医药项目签约落地,涵盖合成生物、细胞治疗、精准医疗等多个前沿领域,总投资近129亿元。跨国药企阿斯利康与泛生子、观合医药等5家无锡本土创新企业联合发布无锡生物医药企业合作出海计划。(来源:新华日报)
科技
上海振华重工发布新一代港口海工技术
5月13日,全球最大港机提供商上海振华重工发布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低碳港口装备、新一代智慧港口技术和新一代海工关键核心装备。其中,全新Model S型自动化轨道吊产品具有高效、低碳的特点,机电一体化优化使轮压降低约10%—15%,单位标箱能耗降低约15%。(来源:解放日报)
安徽中科大构建国际首个基于纠缠的城域量子网络
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成功构建起国际首个基于纠缠的城域量子网络,使得现实量子纠缠网络的距离提升了三个数量级,由原先的几十米提升至几十公里,为后续开展盲量子计算、分布式量子计算、量子增强长基线干涉等量子网络应用奠定了基础。相关研究成果于5月15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来源:安徽日报)
生态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修复项目入选“联合国生态恢复十年”优秀案例
近日,浙江省唯一入选“联合国生态恢复十年”优秀案例的瓯江山水工程——青田县稻鱼共生系统修复项目正在通过联合国生态系统监测框架(FERM)网站向全球展示。该系统已有1300多年历史,2005年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认定。在浙大研究中心的支持下,已升级为“稻鱼共生2.0”模式,实现了数字标准化管理,种养并重,效益提高近10倍。(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陈思泽、郭颖珂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
“长三角议事厅”专栏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心和澎湃研究所共同发起。解读长三角一体化最新政策,提供一线调研报告,呈现务实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