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装备事业部仪器服务中心获悉,自09年初开始推出仪器技术培训“组合拳”后,该中心已举办SERCEL、ION、ARIES等各类仪器专业技术培训7班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90多人,考核合格率达到100%, 经培训的技术人员均能在地震队独立进行仪器技术服务工作。
近年来,伴随公司国内外勘探市场的拓展,仪器服务中心在努力建设“四个一流”中心的基础上,扎实推进“16533”人才开发工程,把仪器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首位,通过狠抓仪器技术培训机制,打出技术培训组合拳,有效解决了仪器技术人员总量不足、高水平技术支持和维修开发人才相对短缺的难题,使中心成为了仪器专业化人员学习技术、健康成长的摇篮。
仪器技术人员采取“梯级开发”培训。根据仪器技术人员技能水平高低,中心将其分为“新手、老手和能手”,并为他们量体裁衣,制定不同的培训方式;“新手”指的是新分配大学生,对他们培训从地震勘探和勘探仪器基础知识入手,采用多媒体远程教学课件进行授课,实现地震勘探仪器基本知识把握,为仪器操作培训做铺垫,使他们带着问题进行具体专业仪器培训,从而加深对具体技术问题的理解和认知。对具有一定操作经验的操作员“老手”进行仪器培训时,课程设置突出不同类型仪器操作的异同点,通过对比教学掌握要领,既发挥以往设备操作经验又温故而知新,具备多种类型仪器操作技能;同时根据发现的问题,增加仪器质量控制课程,使“老手”逐渐发展成为“能手”。
课堂采取“小班授课”,培训内容“自选自修”。中心转变以往培训不到30人不成班的观念,解决技能水平不等的操作员同吃培训“大锅饭”的问题,技术人员可针对性选择所需知识,依据能力强弱合理安排培训班课程。培训内容的设定结合技术人员培训经历、设备使用经验、生产应用需求等,精心组织实现不同培训对象多种培训内容的同步进行。
“交互式”培训进入课堂,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同步进行。中心改变学员一味的听教模式,采取交互式培训试,师生相互提问,针对某一技术难题共同分析,这样既开阔技术培训的思路,同时直接破解学员的疑难问题,实现经验与技巧的融合,确保了培训质量。同时深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培训的实用性,同步开展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提高学员的实战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培训效果。
在公司和装备事业部统一领导下,仪器服务中心以满足仪器项目野外作业骨干人才需求为重点,以熟练掌握仪器操作和维修支持技能为主要内容,以提高技术人员的职业素养为保证,进一步完善仪器技术培训体系,初步形成了适合新手、老手和能手等多种层面技术人员的系列化、制度化的特色培训,逐步构筑起具有“专注心态、专家作风、专长技术、专业精神”的仪器技术服务人才金字塔。